细胞培养皿适宜细胞和组织的中等规模培养,也可做称量、分离和处理组织或细胞等多种实验中的暂放和储存容器使用。在使用前要经过清洁消毒,培养皿清洁与否对工作影响较大,可影响培养基的酸碱度,若有某些化学药品的存在,会抑制细菌生长。
新购的细胞培养皿应先用热水冲洗,再置于质量分数为1%或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使游离碱性物质除去,再用蒸馏水冲洗2次。
细胞培养时常见到细胞及培养液中有一些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未知“黑点”。细胞培养时由于细胞代谢、物质交换、周边环境变化,尤其是在从37℃培养箱中拿出来观察的过程中,由于液体培养基的比热较大,液内温度高于外界温度,造成冷热交换、小范围内形成液体流动加剧,当然这些小碎末就会被搅动起来形成似乎“游动”的感觉;随着细胞培养的继续,部分细胞开始衰亡,细胞膜结构破裂,破裂后的细胞内容物泄露到培养液中。尤其是溶酶体的破坏,连续性地造成其他细胞和细胞器的损伤,如果换液不很勤,就会出现进一步破坏和残渣的出现。“黑点”问题是很多细胞培养者已经发现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其监测和排除的试剂和手段,这首先是由于所谓“黑点”病原体根本难以收集和捕捉,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黑点”问题的难以确定性;再说任何一种外来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中都会有生命活动的反应和表现,而不是简单地运动那样的外观性表现。
如果“黑点”的运动状况已经到了用显微镜已经可以观察出的程度,其营养代谢和能量需求也就可想而知。这样,培养液中的影响消耗、酸碱含量程度等都要发生明显变化。
比如迅速的、大含量的沉淀,pH值的迅速下降,细胞大量破碎死亡、引发其它类型微生物侵染等等。而这些状况,在所谓的“黑点”感染中,是很难观察到的。同时“黑点”的出现而影响细胞状态似乎得不到有力的证据。倒是细胞状态下降的时候,“黑点”明显增多了。很有可能是细胞状态下降时,细胞衰亡产生的细胞碎片。所以“黑点”属于细胞碎片是比较可能和合理的。